Search

只要用對技術,農民也可以成為環保救星,拯救自己的家鄉。

現在,搭高鐵經過雲林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只要用對技術,農民也可以成為環保救星,拯救自己的家鄉。

現在,搭高鐵經過雲林,你會在軌道兩邊看到美麗的紅高粱,不只是釀酒的原料,更是拯救高鐵免於下陷的示範農業。開始改變整個雲林產業方向是一位年輕的農民,高宗懋。

今年四十歲的高宗懋,是嘉郡兒子同學的父親,原先在北部做得風生水起的他,為了陪伴父母親,放棄了百萬的年薪,回到雲林接下爸媽的農業基礎。跟弟弟騎著重機巡田水,操作大型農耕機耕作的他,現在已經是全雲林最大面積雜糧的農耕戶。

宗懋採用環保農業,他說以前的農民也是不灑農藥不施肥,不作田間管理,效法老祖宗的自然法則。但聰明的他當然也不是漫無目的的實施,而是做過比較,不要投入過多人力肥料與農藥的環保農業,產量和收益波動不會超過五分之一。

數年前,宗懋透過土庫鎮農會協助,契作7公頃高粱,當時轉作高粱時不僅老父母反對,其他老農也都等著看笑話。但高粱在20多年前就沒有在土庫種植,在復種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。但在雲林土庫鄉鎮農會與金門縣農會的大力支持之下,意外發現雲林高鐵沿線農田土質、環境及氣候很適合,收成好,且漂亮的紅高粱也成為農村的新亮點。

傳統水稻在灌溉期,約兩、三天就要灌溉一次,但高粱的生長期約100天,在這100天內只需要灌溉兩次,不僅省水,也省掉抽水的電費,省時省工讓許多農民紛紛詢問跟進,能夠多賺錢又省了抽水的功夫,自然更多農民願意跟進。對很多農民來說,改變農產種植的配置,很多時候只需要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冒險示範就夠了。

雲林地層下陷嚴重,在極端氣候的現在,在上半年更是56年以來最乾旱的一年,超抽地下水的結果,就是造成每年約下陷5.5公分,引導農民種植省水的高價值作物就是一個方法,漸漸的這個做法開始看到成效,也讓雲林的環境慢慢開始改變。

高宗懋很有自信的說土庫種出來的高粱糯性很好,品質也好,釀出來的酒,酒質好,香且不辣。他笑著說,將來有機會的話應該推出金門雲林聯手救高鐵的酒,香氣跟口感一定都是獨一無二的。能讓雲林成為一個環保的示範鄉鎮,他看著嘉郡說,他覺得很驕傲,能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環境,更是做爸爸的驕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歡迎加入張嘉郡粉絲團! 很高興能在此跟大家分享我的生活點滴^^ 大家如有任何請託或陳情事項 歡迎您撥打服務處電話:05-6320629 我們將有專人誠摯的為您服務喔~
View all posts